蓝小鱼

《一人之下》那个北京大老王——仁心无为

    热情安利《一人之下》,这是一个巨爽无比的现实主义宗教热血漫.......没法定义,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,整个架构和人物又太丰富了,只能这么说先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“你温润,老张通透,你们做事都有分寸”。语出诸葛青,也是在一群人集中在碧游村评论老马的时候,风口浪尖里诸葛狐狸的判断。

     整个漫画是以道教精神体系为主线的,那王也在其中的定位,是无为?是出世?目前看下来其实都不是。他的关键词是仁,而非简单的善或者别的什么。你跟我说儒家才讲这一套?

     首先他的出身太好了,富贵至极、聪慧灵敏,按他自己说的,所做的事情与他而言无非是应付了事,毫无趣味,这种人很容易长成贾宝玉或者王思聪,但是老王选择了一条别的道路:不如出家。

    出家之后,因为他从小就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高,高于世界上碌碌众生,导致他年纪轻轻能够从天道的姿态来俯视,天资和出身赋予了他这个特质, 武当问道之时又毫发无损地体验了锻造筋骨和磨练心智的过程,所以我猜尚未下山的王也,其实心中是谦逊和善良的,但是同时也是非常游离的,他对三十六贼的往事和漩涡中心的炁体源流是抱着“随便你们”的态度,直到他发现,整件事的推进可能对世界的影响已经太大,而且其中第一步,就是毁掉龙虎山天师的权威和名声,他本来的善念促使他走出山门,去为众人,为天地挡劫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他还是个善良的年轻人,世界在他眼里是可控变量,于是他毫不畏惧地向诸葛青展示了风后奇门。因为他觉得“不管世道坏成什么样,凭我 的手段,都可以护家人和自己平安”。然后社会爸爸开始啪啪啪啪打脸了。

     回北京之后,王也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把自己摘出俗世之外,因为他以前太脱俗了,人也脱俗,钱也脱俗,技能也脱俗,导致他没有接触过脏乱差的世道,而这些东西,恰巧是张楚岚最为熟知而擅长的,所以北京之后王也对张楚岚很服气,同时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实际体会一下,入世,残酷而美丽的入世。

    到了碧游村,王道长见过的人和事都已经不少了,人生百态民生多艰,他的善慢慢变了,变成了更接近于儒家心怀天下的情怀——仁。善和仁的区别在哪里,在于包容,站在同一高度的包容,而不是隔岸观火的理解。我当然可以理解庸庸碌碌众生的选择和追求,但是不见得我会包容一些做法,最简单的例子,打胎生儿子,理解吗?理解。包容吗?滚蛋。王也的仁,在于他手握变天之力,却能用它来成全他人,即便那些他人的所作所为,可能是极端的,有害的,但是在他个人能力范围内,他希望“无伤”,王也从来不是个把自己的得失计算在局内的人,但是碧游村的事情里,他甚至已经开始践行儒家和道家的交叉精神点,仁心带来的无为。

     道法自然,自然有生有死,有煦阳有寒冰。他力所能及,他就不计个人得失地做,但是他从不僭越,从不代替,如果事情的发展不如他所愿,那他依然会尽量减少可见的伤亡,而不是过多干预他人。这种取向最具体的表现,是他对待诸葛青这个人的态度。

     诸葛青是个出世的入世人,他有得失心,有争夺欲。对王也,诸葛青从来不是单纯交往,每个行为背后,必定有自己的考量。逃离碧游村的那一段里,双方都是心知肚明,但是王也的做法很简单,没有犹豫和权衡,随心所欲地处理,相反诸葛青的每一步动作,都有挣扎和权衡,最后做出了选择。王也理解诸葛青的选择,但是他从不开口劝谏,也不给出什么建议,大家都是窥天道的人,有所不同理所应当,所以王也对诸葛青,如同春来花开,秋去雁归一样,不假更多考量,愿为同路人,那就风雨共担,有朝一日背道而驰,那就拱手祝道友你得偿所愿,大写的“随你去”。这种“随你去”和一开始的“随便你们”,也是自我定位的区别,以前老远观看,现在身处其中,以前仙人下凡,现在凡尘仙人。

     所以说北京大老王这个人物,实在是太招人喜欢了,爱我也总,你就是道,你就是自然~

评论(15)

热度(90)